标题:车位“缩水”4毫米,业主维权遭驳回:法院强调合同约束与诚信交易
正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购买商品房的同时购买车位,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刚需”。然而,当交付使用的车位实际大小与购买合同中约定的大小存在微小差异时,业主应如何维权?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法律参考。
基本案情显示,王某于2021年8月购买了桂林市某小区一个地下车位的使用权。合同中明确注明,车位的尺寸长5.3米、宽2.4米。然而,当车位交付使用后,王某用尺子测量发现,实际尺寸长4.9米、宽2.17米,与合同上的约定不符。王某认为房地产公司违约,沟通无果后,将该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违约金。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与房地产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应按照约定履行义务。房地产公司按照约定将车位交付王某验收并使用,且该车位能够正常停放车辆。法院同时指出,车位经过五方验收合格,并完成了竣工验收备案。经过现场勘验,根据《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的车位测量方式,该车位尺寸与合同尺寸存在微小误差,但不影响王某的正常使用,未对王某造成实际损失。因此,法院驳回了王某要求赔偿违约金的请求。
法官强调,车位面积问题不仅关系到业主的切身权益,也关系到交易方的诚信。作为购买者,如果所购车位存在“缩水”并影响使用的情况,应及时保存证据,避免损失,及时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销售者,应在签订合同时,将车位的性质、面积、价格、使用权限等关键信息予以明确,在确保合同公平、合法的同时,也可以规避相应法律风险。
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在购买车位时,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提醒房地产公司,在销售车位时,要诚实守信,确保交付的车位符合合同约定。
来源:桂林市七星区法院、广西法治日报、潇湘晨报。